经络系统
西医认为人体有几种流动或循环系统。两种液体在循环系统中流动:血液和淋巴。血液、心脏和血管构成心血管系统。淋巴、淋巴结和淋巴管构成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共同构成循环系统。
中医认为,基本物质还有另一个分布网络。体液和气血遍布全身。这些基本物质与西方对这些术语的普遍概念不同,但相互补充。它们是基本戒律,对于使用中医保持健康很重要。另一个分布网络称为经络系统。经络图类似于将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在一起的复杂网络。经络通道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身体系统,为身体的每个部位提供生命能量。经络系统从哲学上解释了我们如何生活,以及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这些观察和传统并不局限于亚洲文化。1991 年,奥兹木乃伊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奥兹木乃伊是一具 5000 年前的木乃伊,发现于奥地利和意大利边境的山区。奥兹身上的关键穴位上有许多纹身。来自三个针灸协会的专家随后检查了纹身的位置。他们认为,九个纹身可以确定位于传统穴位上或六毫米范围内。另外两个位于针灸经络上。一个纹身被用作局部穴位。其余三个纹身距离最近的穴位 6-13 毫米。
他们的研究成果于 1999 年首次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并在《探索》杂志上进行了更新,旨在表明针灸或与之非常相似的治疗方法可能在中欧使用的时间比之前认为的要早 2000 多年。亚洲人保留并完善了这一系统,而它在西方却已失传。
经络概念的解释
由于这是一个亚洲概念,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词语来解释难以翻译的组成部分和原理。如果你要学习太极拳,你只有在多年练习后才能发现这些概念,你的老师会告诉你,最好是了解它们的感觉,而不是试图描述它们,因为它们是能量。例如,向盲人描述蓝色和红色的区别。这并不那么困难,但需要练习才能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
- “经络”是中文中经络的意思。它有两个有趣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整个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部分。
- 经络为内经,经即通过或通道,指垂直的通道。
- 羅 是网络的意思,指从经络分出来的网络。
- 两个都 静 和 羅 翻译为链接或连接,并共同形成渠道。
子午线网络
经络不是血管
经络虽然是输送和分配气血的通道系统,但它们不是血管,也没有解剖通道结构。
熟悉电气原理的人应该知道,当电流流过导线时,随之而来的还有磁场。磁场与电场一起流动,需要单独测量。
多年来,人们开展了许多经络研究项目,测试了有关该系统如何运作的不同假设。例如,早在人们完全理解闪电之前,人们就观察到了闪电,并知道了它的强大影响。
经络是穴位的集合
经络网络与血管一样,连接并统一了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经络为气、血和体液等基本物质提供运输服务。经络系统中的气流集中或“注入”皮肤表面的某些区域。这些区域是非常小的点,也称为“穴位”。虽然穴位位于外部和表面,但它们可以影响我们身体的内部功能。有 365 个穴位,每个穴位都属于连接到特定器官的特定经络通道。
经络学说的发展
传统中医古代文献推测经络理论的发展方式如下:
1.“针”将感觉投射到身体其他部位
研究人员将一根细针放在皮肤上的某些特定穴位上,会出现酸痛、麻木、沉重和肿胀等感觉。这种反应被称为“针”感。研究发现,这些“针”感通常是在特定的皮肤区域感觉到的,遵循一定的方向和路径。古代中医哲学家精心确定了人体针/穴位的模式,这是经络理论的基础。
2. 穴位疗效观察
治疗师会刺激和研究不同的穴位,以缓解特定疾病的症状。他们发现具有类似效果的穴位总是形成有组织的模式。经过大量的研究、辩论、分类和分析,经络图被创建出来。
3. 某些疾病与穴位的相关性
当某种疾病或脏器发生异常时,患者皮肤的某个部位就会感到疼痛,并经常伴有皮疹或肤色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认识到,在运用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研究这些相关性后,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规律。它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医养生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模式。
经络分类
该系统有 12 条主要经络,与阴阳器官和心包相对应。
- 阴脏包括肝、心、脾、肺和肾。这些器官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通常没有空腔。
- 阳脏是与阴脏相反的、有空腔的脏器,即胆囊、小肠、胃、大肠和膀胱。
- 阴阳器官是生理功能单位,其含义更为广泛。每个阴阳器官都有相应的阴阳经络。除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外,还有奇经八脉和较小的网络状络脉(从垂直通道分支出来的网络)。在奇经八脉中,督脉和任脉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络。这是因为它们包含独立于十二正经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