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如何起作用?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研究诊断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基于数百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医生通过收集和分析诊断方法得出患者的临床信息,以评估患者的症状和健康状况。
内与外、表与里相通,人体内部的病变,都会通过面色、精神、舌象、脉象等异常反映到外部,中医称之为“观外求内”。
中医自古以来就发现,当脏腑或身体任何部位发生病变时,相应的穴位就会出现压痛点,如果能按压到压痛点,就能推断出哪个脏腑或身体部位发生了病变。
为了理解这种整体方法,首先应该回顾一下中医诊断的基本基础:
- 重视局部病变与全身失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全身局部病变影响到全身,也可能反映到其他部位。外病可以通到内,脏腑疾病也可以有外在表现。
- 医生观察病人时,要结合病人所处的环境,当天气或环境发生变化,人体如果不能适应,就容易发生病理变化。
大多数现代西方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症状和临床评估来诊断疾病。中医师采用的方法略有不同。他确定一种综合征,这通常是疾病在特定阶段表现出的指标和症状的复杂模式。综合征识别是中医治疗的前提和基础。通常,中医师会诊断疾病和综合征。疾病的名称表明其整个病理变化过程,而综合征的名称则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训练有素的中医师在开药时可能会同时运用他们对特定疾病过程的理解,然后对综合征进行区分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