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器官

西方的科学医学方法往往缺乏整体性,而更侧重于某一特定器官。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你会遇到如此多的医学专家。通常,如果某个器官衰竭,就会被切除或替换(移植)。药物治疗疾病时不考虑副作用,因为副作用可能会损害周围的器官。

中医对此的解释则大不相同。我们的器官被视为整个身体的功能单位。通常被认为是器官的东西(即心脏、肝脏、胃等)在中医中具有更复杂的含义和应用?器官的解剖结构与其阴阳属性或与其他器官的关系相比是次要的。中医分别称为“脏”和“府”,将器官分为五阴六阳。

阴阳器官

阴脏的功能是生成、转化、调节和储存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阴脏包括肝、心、脾、肺和肾。心包有时被认为是第六个阴脏。

一般来说,阳脏主要负责消化食物并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六腑由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组成。三焦没有物理结构,被认为是一个功能单元。通常,阳脏是空腔,而阴脏则与此相反,没有空腔。

中医教导我们,人体的生理功能基于阴阳器官之间的和谐关系。内外关系理论认为,内为阴,外为阳。这是中医的主要原则。阴器官具有更多的内部功能,被称为内脏。它们在中医医学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阳器官被认为具有更多的外部功能,被认为是外脏。(见表。)

阴阳脏腑的表里关系

阴脏

(内部器官)

阳脏

(外部器官)

胆囊

小肠

大肠

膀胱

膀胱

膀胱具有储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如果您的阴阳能量平衡被破坏,膀胱失调会导致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泌尿问题。肾脏功能和膀胱功能相辅相成。膀胱出现问题通常表明肾脏出现问题。我们之前说过,肺、脾和肾都具有液体代谢和调节体内水分分布的作用。肾脏收集的任何无法被身体重新利用的“浑浊”水都会被送往膀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中医称这个器官的功能为膀胱中的尿液“蒸发”。

胆囊

中医和西医都认为胆囊储存和分泌肝脏产生的胆汁。健康的肝脏对于胆囊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它的扩散和流动功能使胆汁能够分泌到小肠中,从而有助于消化过程。胆汁分泌还支持脾脏的转化功能。如果肝脏出现不和谐,胆汁分泌就会受到影响。这会对其他消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胆囊功能不和谐会导致黄疸,由于体内胆汁积聚,您的眼睛和皮肤会变黄。

中医认为焦虑和恐惧等精神障碍可通过恢复胆囊和谐来治疗。胆囊主宰决策,与勇气有关。

心脏

心脏代表一组生理功能,是调节血液流动的功能单位。除了调节心血管系统外,它还负责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当心脏泵血时,血液在静脉和动脉内输送到全身。心脏与血液和血管是一个单位。在中医中,这种功能关系被称为心的“主宰”。

心气是指心脏的泵送活动。如果心气充足:

  • 心脏以正常速度跳动
  • 血液在血管内顺畅流动
  • 脉搏规律有力
  • 脸会看起来很漂亮

人体才能从血液中获取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但是,如果心气不足,血液就不能在血管中保持有效的流动,脉搏就会弱。病人面色苍白,舌头也显得苍白。如果没有心脏的健康,人们就会出现心悸、胸部不适和疼痛的情况。

心脏储存“精神”或个人的活力,这反映在眼睛、言语、反应和整体外观上。这种“精神”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认知和智力能力。心脏通过控制其他器官及其生理功能来调节心理活动。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精神统治”,那么他们就会聪明,头脑清晰、反应敏捷。心脏不和谐会表现出健忘、自尊心低下、思维过程或反应迟钝等症状。

血主心,是心的主要液体。汗液来自体液,是血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汗液与血液同源,因此出汗过多被认为是气和心血的过度使用。这会导致心悸等症状。出汗异常的人通常是心虚。如果这种汗液是自发的,则失调属于心阳虚。如果这种汗液发生在夜间,则失调属于心阴虚。

舌头和脸是心脏和血液的指示器。心脏“开窍于舌”,因为它们是相连的。通过检查舌头并寻找“心脏的光辉在脸上的体现”,可以确定很多关于心脏状况的信息。例如,如果脸颊明亮红润,那么舌头会呈现粉红色,表明心脏功能健康,如果有血瘀(血液无法顺利流过血管),脸和舌头会呈现紫色。充足的血液供应对于为头发生长提供营养至关重要。头发被认为是“血液的残留物”。如果头发生长受到影响,则可能表明心脏和血液存在问题。

肾脏

肾脏是西方生理学中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产生尿液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中医认为肾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不仅调节泌尿系统,还控制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肾脏是人体发育的器官,因为它储存精气。精是人体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与生命息息相关。精是生殖、生长发育和成熟所必需的。例如,受孕需要精气的力量,成长成熟需要精气的绽放,衰老则反映了精气的衰弱。随着时间的流逝,精气会减少,导致生命力和肾气都下降。这种下降是正常的衰老过程。

肾脏在全身水液运动和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肾脏通过调节水液的分配和排泄来管理水液。这传统上被描述为肾的蒸发能力。它们可以区分清水(被身体回收和利用)和浑水(变成尿液)。这两者之间的分离就是蒸发过程。

胃接收液体和食物,分离过程由此开始。

  1. 食物和液体的无法使用的部分被作为废物送到肠道,从中提取纯净的液体(主要是水)。
  2. 纯净的液体进入脾脏,然后脾脏将其以蒸发状态向上输送到肺部。
  3. 肺循环并传播液体的清澈部分到全身。
  4. 任何因使用而变得不纯净的东西都会被肺液化并向下输送到肾脏。
  5. 在肾脏中,不纯净的液体被进一步分离成“纯净”和“浑浊”两部分。纯净部分被蒸发成雾气并向上输送到肺部,在那里重新加入循环。
  6. 最终不洁净的部分进入膀胱,被储存在那里,最后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呼吸功能主要依赖肺。深而正常的呼吸由肾的“主气”控制。肾通过主气,使肺的“自然气”在吸气过程中深入渗透。如果肾不和,就会出现呼吸浅或运动时喘息等呼吸问题。某些类型的哮喘与肾主气功能障碍有关。

精是负责产生骨髓的物质,而骨髓又负责创造和支持骨骼的生长。因此,骨骼的发育和修复取决于肾精的滋养。儿童精气不足会导致骨骼变软或颅骨闭合不全。牙齿是由骨头组成的,因此牙齿问题也可能表明肾气不足。

肾脏负责将储存的精气转化为血液。头发依靠血液来滋养。如果精气和血液充足,头发就会显得光亮、有光泽和健康。另一方面,脱发或其他头发疾病可能是肾虚或血虚的表现。

肾精充足,听力好。肾精不足,听力就会出现问题,如耳聋或耳鸣。肾精不足的其他症状包括生殖器和泌尿道疾病,如尿频或尿滴(失禁),也是肾脏失调的症状。

大肠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遇到的下一个器官是大肠。当大肠从小肠接收消化食物的“不纯净”部分时,它将继续从这些物质中吸收水分。消化周期的最后部分是粪便形成并通过肛门排出。任何大肠不和谐都会出现腹痛、肠道咕噜声和腹泻的症状。偶尔会出现过多的“热量”,肠液会干涸,导致便秘。

肝脏

虽然在西方生理学中,肝脏至关重要,但它负责一些重要的身体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产生和排泄胆汁(用于分解脂肪)和血液解毒。

中医认为肝脏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控制中枢神经系统(负责视觉)、自主神经系统(人无法自主控制的神经系统部分)和循环系统。

“肝主行气行气”。

肝脏还具有疏泄功能。通过疏泄,肝脏可以调节和确保气血津液的畅通,并将这些物质散布到全身。肝脏的疏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 调气
  • 调节情绪
  • 增强脾脏的消化功能。

控制气的运动

脏腑经络的活动依赖于气的运动。气在全身的流动和扩散又依赖于肝脏的调节功能。如果肝脏功能不正常,气流就会中断。这会导致阴阳能量的不和谐和不平衡。这是健康问题和疾病可能发生的警告信号。

调节情绪

正常的情绪健康取决于气血的和谐。肝脏负责平衡情绪。

  • 当肝脏保持气流畅通时,就会创造出一种轻松的内部情绪环境。
  • 如果肝气不和,导致肝气郁结,就会出现抑郁、愤怒等情绪障碍。

增强脾胃消化能力

肝能具有两个重要作用。

  • 肝失健运,脾气运行不顺,食物的运化运行就会发生障碍,出现腹痛、恶心、嗳气、腹泻等症状;肝脏的疏泄功能也会对脾的消化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 血液流动和调节是肝脏的功能。如果你移动或锻炼,血液就会从肝脏流出并流向身体需要的部位。当一个人休息时,血液会返回肝脏储存。如果肝脏中储存的血液不足,眼睛将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变得粗糙和干燥。另一个症状是头晕。
  • 眼睛与肝经相连,关系密切。眼睛的视力取决于肝血的滋养。很多肝脏疾病可以从眼睛的情况看出。例如,肝血不足会导致视力模糊。肝胆湿热,即西医所说的黄疸,表现为眼睛发黄。
  • 筋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纽带,筋的正常运动与肝功能息息相关,如果肝血不足,不能滋养筋,就会出现痉挛、肢体麻木、屈伸不顺等症状。手指甲和脚趾甲的健康也离不开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指甲就会呈粉嫩滋润状,肝血不足,指甲就会变薄、变脆、苍白。

东西方都认为肺负责气体交换。此外,中医认为肺调节体液代谢、血液循环、自主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正常呼吸过程中有几种气交换。吸气时,肺吸入自然空气气(一种与大气有关的气),将其向下推,与其他类型的气相遇。肺是气交换和调节的地方。不同类型的气结合在一起产生体内的正常气。呼气时,肺排出对身体无用的“不纯”气体。如果肺健康,气就会顺利进入体内,呼吸就会均匀而有规律。如果肺不和,呼吸就会减弱,正常的气产生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气虚。

肺以上升和向外的方向散播物质。例如,废气以这种方式排出,体液和食物营养精华被导向皮肤和头发。通过调节汗液分泌,肺散播主要负责皮肤免疫和毛孔健康的保护气。

当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自然气时,它会将气道中的液体液化。这体现了下降和液化的特性。肺会将这些物质连同脾所化的水谷精气一起向下推。这种下降特性对于维持正常的呼吸道至关重要。

肺具有降、散、化之功用,对健康有益。如果出现问题,您可能会出现胸部不适、咳嗽、喘息、出汗异常或痰多等症状。

肺主宰体内水液的变化和流动。水流的方向与气的方向相同。肺的散布水蒸气的能力使水蒸气上升并散布到皮肤毛孔。这是正常的出汗。肺的另一个功能是液化水蒸气,使水蒸气下降到肾脏,液化的废物在肾脏中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气是人体所有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肺非常重要,因为它掌管气。调节气的运动是血液循环的必要条件。肺拦截所有血液和血管。在呼吸过程中发生气交换后,气将血液输送到全身,气的运动还调节体液的分布。

肺是主宰外脏的内脏器官。皮肤和体毛与肺的关系密切。它们与汗腺一起通常被称为身体的“外”。通过控制皮肤、汗腺、体毛,肺可以调节出汗过程。肺还可以保持皮肤上卫气的健康运动和传播。卫气可以保护身体免受“病邪”(包括风、火、湿、干、冷和暑热等导致疾病的因素)的侵害。如果这些特定的肺功能减弱,就会出现过多的自汗,卫气也会变弱。结果,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降低,很容易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鼻孔是肺部的开口,也是气从体内排出的出口。肺功能障碍会导致鼻部问题。例如:

  • 肺气流通不畅会导致流鼻涕、鼻塞、嗅觉丧失和打喷嚏。
  • 您的喉咙和声带是肺的延伸。肺功能不全会导致声音粗糙或低沉。

小肠

这个器官是胃中未完全消化的物质的出口。这些物质或物质继续被消化成营养物质。和胃一样,小肠也把“纯净”和“不纯净”分开。小肠的路线如下:

  1. “纯净” (有用)的部分到达脾脏,营养物质将在这里分配。
  2. “不纯净”的部分(废物)被直接送入大肠。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无用的水将被送入膀胱并以尿液的形式储存起来。

小肠健康、功能良好,是正常排尿和排便的必需条件。如果小肠失衡,则会出现排尿困难或排尿疼痛或腹泻等症状。因此,小肠主“纳化”。

脾脏

在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中,脾脏的作用完全不同。

  • 在西方生理学中,脾脏是一个大型的血管淋巴器官。它充当血液的储存器并过滤血液。它在生命早期也发挥造血作用。
  • 中医并没有说它不具备这些功能,它确实有助于消化、凝血和体内液体代谢。

脾是消化的主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转化为精液,用于气血的转化。一旦摄入的食物和液体进入体内,脾就会从中提取出纯净的营养精华。这种纯净的营养精华用于气的产生、血液和体液,然后脾将其输送到全身。提取出来的纯净营养精华液体被向上输送到肺部进行传播和重新分配。其中一些气被转移,下降到肾脏和膀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气血才能营养充足,脾若失调,则会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腹胀、疼痛、腹泻、倦怠等症状。

首先,脾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然后脾将其向上输送到心肺,在那里转化为气血,滋养全身。如果食物没有转化为精微,并不意味着它就变成了杂质。当脾将纯净的精微上行时,胃(脾对应的阳器官)会将消化道内的杂质下行。纯净的精微上行,杂质下行,从而在消化系统中形成阴阳平衡。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统管血液运行,使血液在血管中循行顺畅。脾气充足时,气血生成充足,血液在血管中畅通。如果脾的功能失调,血液就会偏离正常的运行路径。这会导致吐血、便血、皮下血、尿血或月经过多(月经出血量过多)等症状。

肌肉的运动和四肢的活动都依赖于脾的力量。脾气充足时,四肢肌肉就强健,因为它们得到了气血的滋养。脾气不足时,肌肉就会变得虚弱,你可能会感到疲倦和全身不适。

嘴唇和口腔也受脾脏的影响。如果脾脏功能正常,口腔可以辨别五味(甜、咸、酸、苦、辛),嘴唇会显得红润。如果脾脏虚弱,嘴唇就会苍白,味觉也会减弱。

食物被吃下并充分咀嚼后,从口腔经过咽喉进入胃部。胃气和津液将其分解成物质,然后在小肠中进一步消化。这就是为什么胃被称为“水谷之海”,负责“接收”和“熟化”摄入的食物和水份。

咀嚼的食物在胃中沿着两条路径行进。

  1. “纯净”的食物被向上送到脾脏,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颗粒。
  2. 而“浊”则被往下送到小肠,这个功能中医叫“降浊”。

据说脾主“上升”功能,而相反(阴/阳)胃主“下降”功能。当胃失去其下降功能时,就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由于胃是阳器官,它喜欢潮湿的环境而不是干燥的环境。阳气过盛有时会导致“燥火”。这也会导致胃不和。这通常伴有口干和口渴。

三焦

三焦是中医独有的概念,西医没有对应的器官或概念。有人认为三焦的功能可能与胰腺和体内新陈代谢有关。目前,关于三焦的性质尚无明确结论。中医提到三焦时,实际上是对上、中、下焦的统称。中文“三焦”一词的意思是“三个燃烧或烧焦的部分”。以下位置描述是中医对三焦的功能分类,并不是指器官的解剖位置。

  1. 上焦位于横膈膜的上方,包括心脏和肺。
  2. 中焦位于脐之上,横膈膜之下,包括脾、胃。
  3. 下焦位于肚脐以下,包括肝脏、肾脏、大肠、小肠和膀胱。

三焦的功能与气的活动、水的运动相对应。

中国古典文献将这三个部分称为:

  • “雾”代表上焦的散播功能。上焦通过这种功能,将气血津液散播到全身,就像雾在环境中散播一样。
  • “沫”为中焦消化之功,脾胃运化食物时,食物分解产生泡沫,类似食物起泡的过程。
  • “沼泽”用于排出不纯净的物质。下焦将“清”与“浊”物质分开,并将这些杂质作为废物排出体外。在自然界中,沼泽会分解某些植被。

三焦是用于引导或运输水、食物和液体的血管的名称。三焦是整个体液循环的控制者。三焦的任何失调都会导致水肿(组织中积液)或排尿困难。治疗这些病症的目标是恢复受影响器官(如肺、脾或肾)的和谐。